愛爾蘭每年人均耗袋僅14個 膠袋費由每個$1.3加至$2才收效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3/21 12:00

最後更新: 2019/10/31 17:36

分享:

分享:

傑克奧沙利文(圖右)分享歐盟減膠現況(陳永康攝)

歐盟駐港澳辦事處與商界環保協會,今日舉辦「減少塑膠垃圾研討會」,會上邀請不同持份者商討「減膠」策略。來自愛爾蘭零廢棄物聯盟(Zero Waste Alliance Ireland)的總監傑克奧沙利文(Jack O’Sullivan)分享歐盟減膠現況。

傑克留意到香港近來熱議的膠袋徵費加價,他分享愛爾蘭曾就膠袋徵費加價的情況。傑克指愛爾蘭在2002年實施膠袋徵費,每個膠袋收取0.15歐元(約1.3港元),但當時只收效一段時間,數年後發現阻嚇力減退,所以當地政府在2007年加價至0.22歐元(約2港元)。

他指當時愛爾蘭人開始思考,為何要用0.22歐元購買一個膠袋,然後回家就將它丟棄?久而久之,愛爾蘭人就棄用膠袋,並培養出環保的習慣。在膠袋徵費10年後,愛爾蘭的人均膠袋使用量,已由每年350個,大幅跌至每年14個。

愛爾蘭膠袋徵費獲極大成效(陳永康攝)

除了膠袋,膠樽亦是減塑的重點之一。傑克提出香港可考慮加強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,在生產層面開始減膠,政府亦應作「領頭羊」的角色,加強領導環保進程。

商界環保協會政策及研究總監吳家穎同意說法,吳又指現時膠樽回收面對的困難之一,是「樽蓋、樽身、招紙」要分開回收,不少市民缺乏相關知識或「厭麻煩」。吳建議製造商可在設計上花心思,研究用相同的物料製造樽蓋、樽身、招紙,讓市民便於回收,提高回收率。

吳家穎又指出,就算回收率上升至100%,香港的回收業亦面對一定困難。他指出,現時歐盟每日處理逾300萬噸膠樽,所以他們的回收廠可以有效益地運作和發展;反觀香港,每日處理的膠樽為132噸,回收廠處理的效益相對低,亦不利於回收業發展。他認為可研究,回收廠能否擴大規模,回收珠三角地區的廢物,加強營運效益。